6月27-29日,以“全球视野,中国情怀”为主题的2025年全球胜任力青年训练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受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35余所国内外院校的400余位师生共同参训交流。学生刘思彤获得“杰出营员”称号(仅56名同学获评)和“优秀墙报奖”,陈慕涵、段丁萌获得“优秀营员”称号。
本次论坛围绕AI治理的国际合作,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阐述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全球胜任力青年。
参训代表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主题汇报。陈慕涵分析了优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做了主题为“Ensure quality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 for all”的汇报,提出了完成联合国2030优质教育目标的努力方向;刘思彤从“Labour rights to green employment”入手,阐释了SDG8的概念框架以及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性;段丁萌则点明了体面工作的核心要素,涵盖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
刘思彤表示,“全胜训练营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提升全球胜任力的方向。我将以此为激励,持续深耕专业,勇敢拥抱多元,锤炼思辨与创造。”
陈慕涵说,很高兴能与来自全国各大顶尖高校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一起探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这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立志成为敢于担当、通晓国际规则事项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全球胜任力不只是会说外语、懂国际规则,更重要的是能跳出自身视角,理解差异背后的逻辑,从自身专业领域贡献力量。”段丁萌说道。
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处努力构建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平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引入百余门全球治理线上课程、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国际科研基础课程资源,以国际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计算机学院四个学院作为试点,探索打造“专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复合型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学校获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首批“国际胜任力培养项目基地”,并获得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颁发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教育实践类优秀院校荣誉。

参训同学合影

刘思彤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英文PPT演讲展示

段丁萌参加国际组织模拟面试

参训师生赴商汤集团、蔚来汽车、特斯拉、节卡机器人等企业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