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战略,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华侨大学29名师生于2025年1月18日至27日赴瑞士日内瓦,参与“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系列实践项目——联合国驻日内瓦总部实地交流项目,助力青年学子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聚焦全球议题,对话国际组织
活动期间,师生代表团深度参访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十余个国际机构,聆听专家关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落实路径”“多边外交与国际争端解决”等主题的专题讲座,并与国际组织官员、外交官展开面对面交流。

(图为我校师生在联合国万国宫前合照)

(图为我校师生在国际劳工组织合影)

(图为WTO官员为我校师生授课)
模拟实战演练,践行青年担当
作为项目核心环节,学生们分组参与了“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实战演练。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卢佳颖在模拟会议中担任马来西亚代表,围绕碳减排技术合作议题与“各国代表”展开磋商。她表示:“从前期政策调研到现场辩论,我深刻体会到国际谈判的挑战。本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也加深了我对马来西亚这个国家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世界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国家的努力。”

(图为我校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

(图为我校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

(图为卢佳颖同学在模拟联合国大会发言)

(小组成员热烈讨论)

(联合国官员悉心指导)
跨学科碰撞,感悟知行合一
本次研学团队涵盖国际关系、经济学、外语、新闻传播等多个专业,跨学科背景让交流更具启发性。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学生王柏文在参访国际劳工组织时,结合自身感兴趣的方向提问:“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劳工组织如何引导就业政策,助力劳动者技能转型?”这一问题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他感慨道:“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在国际组织的实践中找到了落脚点,这让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国际劳工组织官员授课)

(学员认真听讲)
文化交融,传递中国声音
在项目开展期间,我校学生展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互动环节中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度的问题,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特别是在与联合国官员的交流中,学生们就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其专业素养和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获得了与会官员的高度赞赏。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学生刘子墨为表达对联合国官员莅临讲学的感谢,精心准备了具有中国元素的大熊猫文创产品和华侨大学明信片,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以及母校华侨大学,在文化交融过程中传递中国声音。

(刘子墨同学为联合国官员赠送中国元素文创品)
来自土木工程学院2022级陈铃心同学表示:“在日内瓦为期十天的交流项目当中,我收获颇丰。在联合国各个组织参观的过程中,我对全球治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官员们精彩的讲演,深入剖析了当下国际形势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在团队小组作业中,我们积极讨论,共同完成结业展示。总的来说,通过本次旅途,我认识到全球胜任力对于新青年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未来参与全球事务贡献一份力量。”

(陈铃心同学与wfuna官员合影)
来自外国语学院2024级于乐天同学表示:“日内瓦湖倒映着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城市建筑。潺潺流水从山地融雪淌出,沙鸥翔集,孩童嬉戏,人与自然在这片瑞法共湖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在模联中,我代表尼日利亚进行了发言,这是一次极具挑战和收获的经历。在与同学和老师切磋学习中,我锻炼了与不同背景同事协作的能力。”

(于乐天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发言)
据悉,“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通过“课程+实践”模式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国际处负责人表示:“此次日内瓦之行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全球课堂’,更是一粒种子。我们希望青年学子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力,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智慧与担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华侨大学将持续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通过搭建高端实践平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更多学子成长为“知中国、懂世界”的新时代青年,为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华大力量。
初审:邹冰心
复审:洪玮
终审:刘红光